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校成功主办中国·河蟹苗种科技与产业大会暨第二届长三角渔业博览会

作者: 夏斯蕾   审核人: 高留才   文章来源: 海生学院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10-27

2025年10月24日至25日,2025中国·河蟹苗种科技与产业大会暨第二届长三角(中国·盐城)渔业博览会在盐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盐城工学院、盐城市养殖协会、中国水产流通及加工协会健康养殖分会等单位主办,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指导,汇聚渔业领域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及超100家企业参会参展,近500人参会。

为期两天的展会以“科技创新引领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通过开幕式重磅环节、多场高规格专题报告、产业平台揭牌及特色活动,构建起覆盖渔业全产业链的交流合作平台,在首届展会基础上实现规模、内涵与影响力的三重突破,进一步巩固盐城作为长三角渔业核心城市的地位。

开幕式现场

盐城市政协副主席、盐城工学院副校长丁成,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朱健研究员,江苏省渔业协会会长张朝晖,盐城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施兴华,盐城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永龙在开幕式上致辞,围绕盐城渔业资源优势、科技创新方向及长三角渔业协同发展等话题,阐述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与期待,强调以展会为纽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盐城工学院海生学院院长彭斌主持活动开幕式。

仪式上,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盐城工学院等单位签订了长三角(光明)无抗渔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

江苏省渔业协会长三角(江苏)小龙虾产业科技与人才创新联盟由张朝晖授牌,长三角小龙虾产业联盟秘书长、盐城工学院王爱民教授接牌;盐城市养殖协会与江苏元齐律师事务所共同揭牌水产养殖纠纷(盐城)调解服务机构。三大产业平台的成立与挂牌,标志着渔业创新生态体系成功建立。

大会主题聚焦水产养殖全产业链痛点,邀请政企学领域专家学者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实践,以前沿科技引领渔业创新发展。

特邀报告由王爱民教授主持,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朱健研究员以“大宗淡水鱼生态养殖与全产业链建设-以鳊鲂为例”为题,剖析大宗淡水鱼生态养殖现状与挑战,提出全产业链建设创新思路。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万夕和研究员阐述虾肝肠胞虫病研究进展及防控对策,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南京农业大学蒋广震教授围绕“水产无抗养殖现状和展望”,解读无抗养殖行业趋势与技术要点;江苏世昌农牧集团董事长、江苏省渔业协会水产养殖投入品分会会长袁珍虎从产业实践角度,阐述“优质水产投入品,助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为从业者选择合规高效投入品提供指导。

大会报告由袁珍虎与盐城工学院刘飞教授主持,渔美康集团副总裁王增明以“科技与情怀”为切入点,分享蟹苗产业发展历程与创新方向;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波研究员详解“植物精油替抗功能饲料的创制与应用”,为无抗饲料研发提供新思路;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介绍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品种“申江1号”选育技术与优质苗种培育方法;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郭建林研究员分析罗氏沼虾产业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熊贻伟研究员聚焦“青虾高质量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可复制的青虾养殖方案;盐城工学院王爱民教授结合自身研究,讲解“小龙虾摄食生理及投饲技术”,助力养殖户提升投喂效率与养殖效益;盐城工学院乔帼教授围绕“标准引领,科学调水:水产调水产品规范与推广新视角”,解读调水产品使用标准与科学方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叶建生副教授针对“河蟹土池生态育苗中天然饵料的营养价值、培养方法与投喂策略”展开论述,为河蟹育苗环节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2FF3B

本次博览会通过开幕式平台揭牌、全时段专业报告、多维度产业对接,构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生态体系,集中展示渔业科技创新前沿成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宝贵机遇。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协同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未来,盐城将持续推动绿色养殖、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助力长三角渔业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海生学院封功能副教授、於叶兵副教授、杨文平高级实验师、张武肖博士、夏斯蕾博士及40名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与会议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