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4月16日下午,海生学院在会议室组织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举办“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邀请张明明副教授和兼职辅导员夏斯蕾分享考研工作和从教多年的感受和体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高留才主持,院长彭斌和全体教职工参加。
张明明副教授分享自己从业12年的心得体会和感受。他表示,老师要在课堂上会将一些专业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实例,弥补不同专业的理解,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自己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赏识作用,利用评价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兴趣。他认为,好老师不一定是自己有多高的天赋和能力,而是要有情怀,懂得如何和学生相处,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不足,并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被学生认可,影响就会水到渠成,悄然发生。
夏斯蕾博士分享了今年考研较上届学生取得较大上升幅度的工作经验。她表示,作为辅导员老师,将学生送向更高更远的未来,虽然花费自己的大量时间、精力,打爆了电话、说哑了嗓子、急出了白发,但看到孩子收获成功的喜悦笑脸,这些都是值得的。她认为,学生考研指导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的事业,指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帮助学生定位合适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报考建议,做好调剂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上岸,是全院群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她要表示谨记盐工的校训,在未来的科研、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期待继续与大家携手共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事业再立新功。
全体老师集体还集体观看了教育视频《总书记眼中的“大先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彭斌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或首要功能。抓好考研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家长和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期盼,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全体教师要学做“大先生”,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高留才传达了学校《关于开展2025年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学业导师和辅导员要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坚守底线,相互沟通,形成合力,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在就业的紧要关头,不断提高海生学院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海生老师的育人故事,不断提高海生学院的美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