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2025年11月4日中午12时20分,海生学院在大会议室,举办了写作小组专题培训会议。培训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留才担任主讲,团委书记王晶晶老师主持,学工办主任郭海松,辅导员许璐老师及新媒体小组全体成员参加。
培训会上,高留才介绍了用人单位、考研或考公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分析了理工科学生害怕写作的现象,希望新媒体同学成员克服怕写的心理,多练,多写,努力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高留才详细讲解了写事的消息类文章和写人的人物通讯类文章两种稿件的要素、格式和注意点。他以学院组织的活动稿件为例,介绍了稿件应从“when,where,who”三个方面讲述一件事情,内容要以读者感兴趣的视角入手,详略得当地进行叙述;同时高留才强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写完要自己多读多改,同时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请别人帮助自己修改。这样写文章的水平可以进步提升。

谈及写作素材的挖掘,高留才鼓励大家主动去采访这些身边人:考研的学长学姐、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特长的的同学、优秀校友等。从他们的故事里汲取经验与正能量,再用文字将他们的故事有温度地传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身边人的“榜样力量”。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高留才强调要“接地气”。他说,描写人物不用华丽辞藻,关键是用朴素的语言多角度展现特点:可以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要讲他们的闪光点,也不可回避成功路上的小插曲。“要让读者读完觉得‘这个人就像我认识的人’,而不是一个空洞的‘完美符号’。”他明确表示,要拒绝概念化的叙述,更要杜绝夸大、空虚的描写,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的立体人物。

最后王晶晶作了补充,新媒体同学要学会主动去寻找题材,用文字图片或视频记录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思考与感悟。
B生物251陆涵同学表示:“老师开的培训会对我们工作给出了指导方向,我会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注意书记强调用词的问题,不断进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赛道。”